土豆網線上看-960×60

土豆網CEO王微:我的創業我做主

土豆網CEO王微:我的創業我做主2010-01-06 10:26爬雪山、騎單車穿越西藏,去夢想的國家旅行,用博客記錄創業歷程…一位非典型創業期CEO。
即使處在工作狀態,也看不到他的忙碌和疲憊,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率性。甚至,土豆網線上看,創業4年多以來,每月至少更新一次自己的博客--"造著土豆,一路發生的"。所有經歷的喜怒哀樂、生活點滴,都毫不介意地用文字記錄下來。相對於很多創業者的焦慮,王微的松弛、率性,更多的給人一種"活明白了"之感。這也暗合了一位土豆網投資人曾說過的,"王微看待事業和生命的態度,讓人覺得放心。"
從事互聯網創業,卻經常成為時尚休閑類紙媒的采訪常客。在他種下"土豆"一年後,其創業之前的小說《等待夏天》成為2006年第五期《收獲》主打長篇小說,並在2007年夏天成書面世。這被很多視頻網業內人士評價說:"時機選擇的剛剛好。"
這就是土豆網創始人和CEO的--王微。
只是,王微種下的"土豆"到底是什麼?
6月8日,土豆網亮相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6月13日亮相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也是國內視頻網站首次同時出現在大型電視電影節活動上。而王微擔任上海電影節重要板塊--國際學生短片大賽的評委會主席。
同期,徐靜蕾與王微做客湖南衛視的談話節目《零點鋒雲》時,毫不諱言自己對網路視頻短片的娛樂傳播模式很感興趣,並透露她執導的新片《杜拉拉昇職記》可能會在土豆網上進行首映。
之前的"2009土豆映像節"上,土豆網首次宣布進軍制作投資業務,聯合中影集團進行網路新媒體視聽節目的投資。
這已經不是成名之初的"土豆"--視頻分享網站(雖然王微說最重要的一塊仍然是視頻分享)。一個網路娛樂傳媒帝國的野心隱隱浮現。傳統媒體的缺陷成了新媒體的創意點,想法成型就在幾次閃念之間。
假如回過頭再看當年像馬化騰、丁磊、馬雲、史玉柱等等創業大佬真正發家的業務,往往都是當時業界不被看好,甚至被惡意質疑和攻擊的行業。一天沒有實現贏利,沒有讓外界參透你的所謂商業模式,就要忍受那些指指點點。這是王微及他的土豆網在創辦了四年多後仍然要面對的現實。所以面對質疑,王微選擇了什麼都不說。
一邊是業界評論者消極的指責,另一邊是投資者不遺餘力地大規模資金進入。雖然在去年下半年遭遇了金融風暴的洗禮,但總規模8500萬美元的投資,還是讓土豆網有著充足的底氣繼續活躍在2009這個"贏利元年"。
出生於福建的王微,有過高考落榜的"差生"經歷,正是這樣對人生影響明顯的一段經歷,微妙地改變了王微的命運,讓他有了出國學習和工作的機會。接下來王微用了幾年的時間,擁有了歐洲INSEAD工商管理學院的MBA學位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並順利成章進入了一家跨國企業,成了一名金領。這其中的甘苦從王微始終瘦削的身材就能見一斑。
金領的工作和生活,為王微的創業之路打開了視野。
2004年10月的一天,王微和他的荷蘭好友范德齊斯打高爾夫,回來的路上,范德齊斯向王微提起了Podcast(常譯為"播客")。這引起了王微的興趣。
在貝塔斯曼工作時,王微已覺察到傳統媒體的缺陷。在國外,電視臺通常采取制播分離的運作模式。電視臺能得到各個制作公司的各種節目,而真正播出的,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誰來評判和決定哪些節目可以播出?答案不是觀眾,而是電視臺的編輯:編輯替觀眾做出了決定。"
雖然電視編輯們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觀眾缺席的問題,但這畢竟是把關人的主觀判斷,而不是觀眾自己的意願。王微說,"電視臺高高的門檻,讓97%的節目還沒面世就胎死腹中。"
然而,"互聯網幾乎將節目面世的門檻降低為0。只需計算點擊率,就能統計出節目的受歡迎程度,篩選出優秀節目。"於是,當王微聽到播客這個新玩意兒時,傳統媒體的缺陷就成了新媒體的創意。
王微剛開始的想法只是把Ipodder軟件做個中文版本扔到博客上完事。2004年11月初,《紐約時報》的一則報道改變了他的想法:由於下載量太大,最火的播客網站(the Dawn and Drew Show)創辦人Dawn把文件偷偷放在自己公司網站上,導致服務器堵塞並差點為此丟了工作。王微的想法因此而逐漸成型:他要做的不是一個播客,而是為播客搭建一個"劇場"。
接下來就是行動。2006年1月《商業周刊》刊登了對王微的專訪,文中提及,王微表示,最初的時候他和好友范德齊斯(土豆網聯合創始人)為此投入了100萬元人民幣。
用"自我"找到"自我"。原因在於,"一個是,我們生活在個人的時代。另一個,這是個視覺的時代。"
王微的創業並不比任何一個創業者更輕松。雖然他常常在登山帳篷裡寫公司郵件,也會在酒店裡發號施令,而他的員工多半也沒有打卡上下班的要求,當然工作一定要做完。事實上,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CEO,每天有大量的工作郵件需要處理,需要不停做出決策。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的愛好--登山、看電影、讀書等。在他看來,愛好和工作本就是融為一體的,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把休息和工作分開。王微活得無比"自我",不像一般意義上的70年代人。
就像他喜歡反思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現象。反思和學習,並為之找到動力源,是王微很重要的創業進步力量。